前言
如真心喜欢,能力范围内请支持正版
本站链接:
【Gal】【PC/汉化】Baldr Sky Dive1 “Lost Memory” / Baldr Sky Dive2 “Recordare” / BALDR SKY Dive1+2 合集
正文
人之所以能认识自己,原因是什么?
在这个游戏里,能找到其中一个答案。
baldr sky在开篇,玩家操控的仓门甲仿佛失忆,丢失了学院时代往后的所有记忆,这个前提下,主角非但没有惊慌,还能打十个,简直是超人!是的,你所操控的主角在你手里就是一个超人,游戏类型在开篇的战斗就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实打实的硬核ACT游戏,所有招式都有经验条,进阶招式则随着基础招式的使用进度逐步解锁,真正硬核的部分在于配招和连段,还有更多的内容待你的亲自体验。
全篇(共7周目)流程大概在50~70小时左右,取决于开局的难度选择,战斗在真结局前无法真正跳过,对操作不自信的朋友们可以选择very easy(随意配招也能过真结局)。
世界观设定于22世纪后,AI自律互联成为了支撑世界的完整系统,创造了与现实世界类似的虚拟世界,潜入虚拟世界的人类称为电子体,电子体的伤亡与现实人类的大脑损伤直接相关。人类分为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另外还有其间的改造人,故事聚焦于三类人与AI和三类人之间的矛盾,涉及多世界诠释和荣格心理学等理论基础。
故事以记忆为线索,在记忆溯行的过程中逐步铺开主角与6位女主的往事和情感。面对各女主故事的分歧点,要拯救还是继续向前,都取决于你的顽强抗争和选择,战斗下去,为了现在所爱,也为了曾经所爱。整体节奏符合剧本写作节拍排列,在要略显平淡时总能给我玩下去的动力(虽然连续7个小时都在肝剧情,但到战斗时还是能拿出十分力气)。
关于上述问题的答案在整篇游戏的体验中体现,当你历百战、过五关后终于与最爱的人相见时,Ta对你说:“你根本不是Ta,你只是一个赝品。” 而这是现实,是真相。你是否能给出最好的回答呢?主角在后续的自我探寻中找到了真正答案:我拥有的关于自我的所有记忆正是我之所以为我自己的理由,无数个我的记忆是塑造了自我认识的根本。
参考作品
该作品于2009年发行,同年《命运石之门》在Xbox发行,muv-luv Alterative(MLA)在2006年发行,从时间脉络上看,该作品和《命运石之门》的创作思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MLA的的影响,当然机甲背景下baldr sky与MLA更亲近一些,在剧情上但一致之处也仅限于多世界诠释和魂穿而已。前作是baldr系列的立足之作baldr Force,在设定和世界观上几乎是完全延续。
该作品的剧情思路和对记忆的运用更可能是受到了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在2000年上映的影片《记忆碎片》影响,《记忆碎片》中主角只有受伤前的长期记忆,除此之外只能保留10分钟内的短期记忆,一旦经过10分钟左右,就会忘记自己在做什么,在哪。Ta是谁。以此为前提下,他只记得妻子在浴室被谋沙,而自己是为了找到第二个凶手,来到了这里,然而凶手的结局如何,真相如何,他所理解的事实又是真是假,就是故事的三条线在演绎的内容。剧情在最后的最初前(对,既是影片最后,也是故事最初)泰迪对主角说:“你的记忆是错的,你的身份不是你理解的样子,你不是莱纳,是另一个人,你的妻子在那场意外后没有死,你只是想记住你所认为的真相,继续这场无止境的自我满足游戏!” 主动打破了主角世界观大厦的泰迪结局黯淡,令人唏嘘。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他的一段时间记忆,那对于他忘记的人来说,他已经不是他自己,至少不是忘记的人眼里的自己。对于《记忆碎片》里莱纳的妻子来说,莱纳还是他自己,所以她相信,但主角却对这样的自己失望了,在妻子因胰岛素注射过度休克离世后选择了逃避。与此对应的是baldr sky的主角门仓甲承认了这样的自己,相信无论是真正的自己还是当下有着所有门仓甲记忆的自己都会选择不顾一切去救所爱之人。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而记忆则是社会关系的证明。
PS:作品评分对于批评空间、VNDB前20名的作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不展开了。上文没有提到缺点,当然对于我来说只有两个,流程长和整体剧情后半部分重复部分多,略显拖沓,全员萝莉脸(感觉看起来最大的女主才16左右,最小的只12岁hhh)算不上问题,H部分本来我都是ctrl的,也没什么感想,还是战斗爽适合我,唉,只会战斗的笨蛋也只能写出这种冷冰冰的文章了。